分类:艺术·文艺

添加或修改MP3内嵌专辑封面及ID3信息

on 2009年05月03日 by Simon Kong in 艺术·文艺, 评论 (13)

我曾在豆瓣上加入过ID3洁癖这么一个小组。因为自己的计算机里的音乐加起来大概50G+,包括各种无损,微损或者压缩格式。所以面对纷繁复杂成堆成堆的ID3信息往往很头疼。每次从电驴down下东西来时心里都比较纠结。因为各种ID3信息实在欠缺规范,必须手动修改。我有完善ID3信息的强迫症,我承认。下面是我在小组的一段发言,你可以看出我的“症状”。
一直不停地维护ID3信息
甚至别人看我这么做都觉得有毛病
每次下专辑都要纠结一阵
尤其是那些英文专辑
每首都要改
如果歌名是大写或者小写
我都会改成
实词首字母大写 虚词首字母小写
而且没有图片的要从网上下图片
而且不仅ID3要改
文件名我也要严格贯彻大小写原则
统一为编号加空格加歌名形式
而且编号也很重要
因为一张...

阅读全文 »


梁咏琪·礼物

on 2009年05月02日 by Simon Kong in 艺术·文艺, 评论 (1)

嗯,就在今天,我repeat了一天这张专辑。最近每台关注华语音乐,以至于这张4月16日发行的专辑,今天才完整听完。梁咏琪上一张国语专辑《给自己的情歌》让我非常喜欢。这张《礼物》,没想到有些歌曲刚听第一遍就已经深陷了。
每个人都有一份礼物
就是为另外一个人付出
没经历过挥之不去的痛苦
不懂珍惜手中的礼物
梁咏琪是我记事以来第一位认识的华语歌手。听她的第一首歌是小学四年级时,在电视机前看到一个高高的女生的MV,叫做《Spaghetti》。梁咏琪应该是很多男生理想的女友,我也不例外。这么多年看着她成熟起来,似乎一直都是短发。喜欢她的歌其实不如有些歌手多,比如孙燕姿。觉得还是喜欢她外形多谢。但近些年发现梁咏琪的声音也是有特点的,而且好歌越来越多。计算机里有很多她的专辑。《最爱...

阅读全文 »


歌手需要“百变”吗?

on 2009年04月21日 by Simon Kong in 艺术·文艺, 评论 (3)

偶尔会听到音乐评论者对歌手风格的批判。如果一个歌手长时间都是那一种风格或者一个调调,往往会受到外界的诟病。周杰伦的《外婆》里曾说“没惊喜没有改变,我已经听了三年,我告诉外婆我没输不需要改变”,就是周杰伦对外界批评他风格没有创新的回应。类似的评论比比皆是。还有很多歌手受到过类似的批评。比如孙燕姿的《逆光》之后,就有这种批评的舆论。梁静茹更是惨烈。在他出了《今天情人节》的一串翻唱之后,有乐评说,每一首都很梁静茹,但遗憾的是只能是都很梁静茹。
歌手真的需要改变么?风格上,嗓音上,外型上。我不排除很多时候这种改变的欲望是歌手内生的,但如果一个歌手因为害怕外界批评其止步不前而可以做各方面的修饰,反而会丢掉自己原先已经具备的风格。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学王菲。但也不是王...

阅读全文 »


越来越大的年龄,越来越少的流行

on 2009年04月17日 by Simon Kong in 艺术·文艺, 评论 (0)

现在还是二十出头的年龄,喜欢的流行歌手自然不在少数。喜欢听很多人的歌,很多种风格,虽然多以国内为主,但也不乏一些欧美喜欢的乐队。我经常在想,为什么那些中年人变得不再喜爱流行歌曲?是一个时代具体的印记,还是说这种规律也会在我们身上反复呢?随着自己的长大,似乎也捕捉到了一些周围先与我成长的人的痕迹。
有人说过一句话,非常喜欢:
我们这代人是幸运的,
无论命运如何,处境如何,必然有一首歌恰好符合此时的心情,
于是获得寄托,于是趁机发泄,于是重新再来。
你们可是像我一样,不停地Repeat一首歌,
有时并不因为这首歌如何动听,而是因为这首歌那样适合自己。
人听音乐可能抱有很多原因的。因于旋律,因于对歌手的爱,或者像上面说的因于对某种惊人的“适合”而舍不...

阅读全文 »


因为充满悲伤,所以我要先走

on 2009年04月06日 by Simon Kong in 艺术·文艺, 评论 (5)

今天突然听到阿桑的死讯,没太听过阿桑的太多音乐。只是那几首真的是太红的歌曲才会听到。印象中阿桑的声线有点像Keren Ann,但Keren Ann的声音更多的是飘忽与没落,而阿桑的声音更多的是悲伤。曾经有一段时间不喜欢她,因为我认为那种悲伤的声音是被刻意出来的,是不真实的。我宁愿听一个人不断变化的经历,而不是一个整日除了哀伤便是哀伤的声音,因为我觉得那不真实,那不可能是一个人真是的经历与感受。
世界上差异最大的莫过于人的观点与品性。有些人可以一生快乐,他们虽亦有烦恼,但是可以自行消解。但有些人就注定一生悲伤。即使他的生命并不是充满悲情色彩,但他的性格,他所处的环境,他看待事物的方式,就注定了他的一生悲哀与没落。每个人来到世上都会有纷繁复杂的经历。我们暂且排除上帝对每个人不公平...

阅读全文 »


4.1,愚人,娱己。

on 2009年04月01日 by Simon Kong in 艺术·文艺, 评论 (3)

四月一日,其实这篇日志是4.3追加的。当时在学校,还没有心情来写这篇日志。
四月一日是哥哥的祭日。六年前的今天,张国荣就是从那么高的地方跳下来的。其实在哥哥活着的时候,我并没有关注过他。没看过他的电影,没听过他的歌。哥哥的死震动了娱乐圈,很多明星出来悼念。我才意识到,他或许并不只是一个明星那么简单。
看过哥哥的《霸王别姬》。《霸王别姬》是看了很多遍的片子,看到心碎,看到无法言喻。他把程蝶衣演活了。“我不是真霸王,你才是真虞姬!”,蝶衣的从一而终让我动容。除了张国荣的表演,我曾经把这部戏的成功也归到陈凯歌身上。可是等我看了喜剧《无极》和《梅兰芳》里那无神的演出时,我才明白,《霸王别姬》的成功只能归功于张国荣。或许程蝶衣就是哥哥,哥哥就是程蝶衣吧。戏里戏外的...

阅读全文 »


究竟是什么主宰了这样的我

on 2009年03月29日 by Simon Kong in 艺术·文艺, 评论 (4)

这个城市竟然在三月底有这样寒冷的天气,第二次感冒了。周末回到家慵懒异常。连看了5个片子,《苏菲的世界》《赤壁》《米尔克》《蕾切尔的婚礼》《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并且大量饮加了糖的茉莉茶,大量排尿,遂病好了大半。
并不是所有的片子都有力量写一篇满满的影评,有些是不敢于写,有些是不屑于写。比如《赤壁》,周围有人推荐便迟迟的看了,但除了觉得小乔真的很美之外并无其他感受,纯属浪费时间。决定以后再也不为增加点茶余饭后的谈资而追那些热门的弱智大片了。
《蕾切尔的婚礼》在豆瓣上有很高的关注度,我想大抵都是冲着安妮海瑟薇来的。喜欢HYM带刺的性格。感受最深的是她在婚宴排练的祝酒词说姐姐是个天使而自己是魔鬼,我只是在想所谓的天使和魔鬼究竟是如何成为天使和魔鬼的,这在最后会有我...

阅读全文 »


爱的捆绑

on 2009年03月19日 by Simon Kong in 艺术·文艺, 评论 (5)

终于在某位豆瓣朋友的帮助下找到了那捆绑时的音乐。 这就是我费劲了周折找了这么久的背景音乐。 无数次听起来都让人心颤。 又是一部岩井俊二的电影。 无可否认岩井俊二的片子每部都有闪光点。 片子开始闷闷的感觉还没有让我感到印象深刻。 只是那种淡淡的美的感觉在其他片子中出现并不意外。 但这次绝对不是简单的重复。 女人渴望被那个貌合神离的人捆绑。 接近结尾时,男主角捆绑女主角几近疯狂地动作,展示着一种无奈与绝望。 而女主角只是呆呆立在哪里。说。再捆紧些。 她太需要爱了。 捆绑是爱的极致表现。 这时候无论被捆绑的人还是捆绑的人, 都在发挥着做为爱的原始感觉的终极体验。 那就是交融,渗透,占有,同体。 但作为已然完全分离的两个人 他们一无所有 他们只有那么多纷乱纠结的绳线 为什么不能用那些绳线...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