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观点
祭孔大典,自导自演
on 2009年09月28日 by Simon Kong in 生活·杂谈, 评论 (1)
作为孔子第七十五代传人,我曾经十分关切今天上午在曲阜举行的祭孔大典。事实上,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和第二届世界儒学大会已经早于今天开始了。今天上午看了转播,感觉如果真的去了会是对自己的侮辱。
对一个逝去的先前发生的事件或思想进行记录,思考,整理或者祭奠是有意义的。这个意义可以是多样化,多层次的。首先,某种思想能够在一个历史阶段产生就是值得记录的事,不管这种思想在当世看来多么浅显易懂或者显而易见。我们不应用当世的理解程度为基础来评价古世的同样体验,因为我们的成长已经在他们的基础上了,而他们没有基础。其次,事件或思想可能对当世有用,可以被现代人利用,从而让我们变得更好,这是最容易理解的意义。再次,也是最基础的意义,那便是存在的意义。任何事物,抛出了功用及一...
性爱观
on 2009年07月25日 by Simon Kong in 人文·社科·书籍, 评论 (0)
同行的一个印尼籍华裔女生,从小美国长大。对她有点感兴趣,所以聊了几下。聊到性。我问她美国人之间,是否会像美剧那样,普通朋友之间某时某刻就做爱了。她说会。然后聊了一些具体的内容无关于本文,亦不详述。
文化差异固然很大(我认为文化可以承载部分核心价值),但我认为,一切的行为只要不违背普世价值观,都是应当被允许的。其中也包括朋友之间出于安慰动机的性爱。伤心了,或者渴望了,或者非常快乐了,就可以make love。之所以以普通朋友间的性爱为例发问,是因为我更认为这种行为与其说是爱的表现,不如说是一种交际,一种人与人的沟通方式,一种interaction。
刚才提到“只要不违背普世价值观”,在这里普世价值观的界定是困难的,但所谓困难只是建立在人群难以达成统一的层面上的,每个人的内心都会...
忙碌之于生活
on 2009年05月23日 by Simon Kong in 生活·杂谈, 评论 (1)
接近一周没有更新,其实一直在忙。我发现大三下学期是大学里最忙碌的一学期,最没头绪的一学期,心情起伏最大的一学期。
关于类似对生活的唠叨,我一般都发到另一个博客上,但之所以今天写在这里,是因为我觉得这种面对无尽的且没有头绪的事项的应对方式,或许对所有人都有借鉴意义。这有别于GTD,前者你要做的所有事情都是摆在那里的明确的,但是现在我的生活所面临的成堆的事项都是不确定的,需要自己挖掘的。你不可能做完所有事情,可能你只需要在其中选取某个组合,从而导致最终的效用是最大的,但这个如何选取的方法则是难以掌握的。
我在twitter上说: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以至于我什么都不想做,只想蒙上头睡大觉。高中的一个同学的一句话也让我记忆犹新,那就是,人只有在两种情况下郁闷,一种是太闲了...
由性格差异谈关于评价的再认识
on 2009年03月06日 by Simon Kong in 人文·社科·书籍, 评论 (0)
评价,作为一个核心概念按照评判标准(这是个专有名词,不能与价值体系或价值观混淆)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第一种评判标准:认为某一问题存在多种正确的观点或行为。或者说对某一观点或行为的正确性存在多种合理的价值体系或价值观,给出相应合理的评价。某一问题不只有唯一的正解,任何观点和行为都没有对错好坏之分。如果判断某问题有唯一的正解或者某观点和行为的对错有唯一合理的解释,是因为还没有找到其他合理的价值体系。 第二种评判标准:认为某一问题只有唯一正确的观点或行为。或者说对某一观点或行为的正确性存在唯一合理的价值体系或价值观,给出唯一合理的评价。某一问题有唯一的正解,任何观点和行为的正确好坏都是既定的唯一的。如果判断某问题找不到唯一的正解或者某观点和行为的对错有多种合...
七年之后的结束
on 2008年08月24日 by Simon Kong in 生活·杂谈, 评论 (3)
“北京2008奥运会闭幕式就转播到这里,谢谢您的观看。再见!”
没有经受1992年申奥失败的沮丧,但是却切实感受到了 2001年7月13日申奥成功时由衷的喜悦感。记得当时全家围坐在电视机前,焦灼地期盼着那一轮轮的结果。当萨马兰奇念出“the city of Beijing”的时候,全国都沸腾了。但究于我自己的心境,除了当时的内心喜悦之外,还有一种预知漫长等待的痛苦,当时我还是上初中的好孩子。我知道要为那个期盼的奥运等待七年。
这些年来,关于奥运的种种与种种一直没有断过。各种倒计时,还有N年,还有1000天,还有一年,还有 100天,还有N天。真的就这么等过来了。各种活动与炒作,火炬手,没来得及报名;志愿者,受宠若惊地被院里推选,但因为没考CET-6而刷掉。心里的稍 感失落使我没有去看济南的火炬传递。当最后确定自己不能...